您的位置:首页 > 银行 > 正文

西安银行重回A股IPO队伍 但不良率连年攀升仍是困扰

  结束了一个多月的“中止审查”,日前,西安银行已重回IPO正常审核状态企业名单中,恢复为“已反馈”状态。这场受各方关注的“中止审查”最终被证明只是“虚惊一场”。

  “中止审查”引各方关注

  今年8月底,处于正常排队状态中的西安银行,突然“中止审查”,引起市场各方关注,不少媒体都对该事件作了报道。

  根据证监会网站披露的信息,西安银行中止审查原因为“情形四”,即“发行人主动要求中止审查或者其他导致审核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的”。

  西安银行相关人士此前曾向记者解释,此次暂时“离队”是因该行签字会计师到期,需更换签字会计师。同时,该负责人也表示,在会计师更换走完流程后,很快就会恢复正常排队状态。

  事实证明,该负责人所言不虚。截至10月13日,证监会发行监管部披露的信息表明,西安银行已经重回IPO排队正常审核状态名单,目前状态为“已反馈”。

  由此,这场受各方关注的“中止审查”最终被证明只是“虚惊一场”。

  不良率连年攀升

  尽管只是虚惊一场,但此次“中止审查”却让西安银行的各种“历史问题”被再次挖掘出来,如连年上涨的“不良率”。

  据了解,近年来,尽管西安银行发展迅速,但和不少排队上市的银行一样,目前西安银行也饱受不良贷款率连年上升的困扰。

  公开资料显示,从2014年至2016年,西安银行各报告期末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0.79%、1.18%、1.27%,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其拨备覆盖率亦相应下滑释放利润,连续三年指标分别是318.58%、223.31%、202.7%。

  从不良贷款五级分类来看,其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贷款迁徙率很高,且上升幅度大。数据显示,去年末,西安银行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贷款迁徙率分别为40.18%、93.24%、21.98%,分别同比上浮31.86%、39.25%、19.98%。

  据该行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所示,从西安银行2016年上半年不良贷款的地理地区分布来看,其不良贷款主要分布在西安和榆林地区。榆林地区不良贷款大幅增加的原因则在于该地区的能源经济受煤炭等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其相关贸易受到较大冲击,从而导致该地区企业还款能力急剧下降。

  “若不良贷款继续大幅增加,将会给西安银行的业务、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带来不利影响。” 2016年12月,西安银行在A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这样写道。

  股权屡被转手

  除了不良率外,近年来,西安银行频繁的股权转让也让人遐想联翩。公开信息显示,该行在“上市”前夕,曾有大笔股权遭遇“抛售”。

  根据招股说明书(申报稿)披露,西安银行现第一大股东为加拿大丰业银行(19.99%).

  2014年6月,时为西安银行第一大股东的中国信达,将持有的6.3亿股股份(占当时发行总股本的21%)转让给大唐西市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后者也因此一度成为西安银行的第一大股东,直到2015年西安银行增资后被加拿大丰业银行所取代。

  2014年11月,与西安银行合作已11年的前股东开元投资也清空了其所持有的1.67%的西安银行股份,转让金额为1.625亿元。

  此外,在2014年至2016年3月期间,西安银行有2.52%的股权被三次挂牌转让未果。据了解,这2.52%的股权为西安博润泰兴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所持有。

  对于股权被频繁转让的原因,业内人士看法不一。有业内人士认为,上市前夕,大笔股权遭遇“抛售”,或许是因为相关机构不看好其发展前景。

  但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银行研究中心研究员游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西安银行此前频繁转让股权是正常的,这一举动或是为优化股权结构,为上市“铺路”。“一来是出于改善公司治理能力的需要,西安银行可通过引进银行业务战略相关的投资者(包括外资银行或国内已上市的银行),来帮助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经营水平;二来引进新的股东,也可加强本身对公司整体的控制。”游春分析。

  关于IPO前夕为何频繁发生股权转让等问题,记者在此前也曾致电西安银行处,并向其发送采访提纲进行询问,但截至记者发稿前仍未给予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