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银行 > 正文

银行理财市场中考:收益破5 严监管切断多层嵌套模式

  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最大的看点无疑是产品收益率的节节攀升。临近年中,一场“抢钱”大战再次上演。记者发现,近日诸多银行新推出的理财产品年化收益率已超过5%,其中,以股份制银行、城商行的产品居多。

  与此同时,在“去杠杆”的监管要求下,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结构正在逐渐改变,理财产品多层嵌套、资金池等高风险的运作模式被渐渐切断。

  专家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银行表外理财和同业理财增速料将放缓,理财收益率仍将在“去杠杆”的政策驱动下大概率进一步走高。

  资金面紧张驱使收益不断上行

  理财收益的不断攀升无疑是上半年银行理财市场最醒目的话题。从背后的原因分析来看,这是市场资金面紧张的直接反应。

  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首席分析师徐承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上半年,在“防风险、去杠杆”的政策背景下,央行货币政策由相对宽松转为稳健中性,银行业去杠杆导致负债需求的高涨是近6个月以来理财产品收益率持续走高的主要原因。

  一方面,表外理财纳入MPA考核后,其需求受到了一定抑制。自2017年一季度表外理财正式纳入MPA考核后,部分银行机构面临较大的广义信贷资产规模下降压力。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中,银行业机构投资需求将直接受到抑制。

  另一方面,在稳健中性货币政策和“防风险、去杠杆”监管政策的引导下,市场资金面趋紧,迫使银行在负债端提高成本。自2016年三季度以来,央行先后多次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引导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上行。

  “受到资金成本传导至债券市场影响,银行理财委外投资出现一定浮亏,迫使银行通过主动负债的方式接续到期产品以减少损失。同时,为了应对LCR(流动性覆盖率)考核压力,各家银行积极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备付金水平。”徐承远表示。

  多层嵌套模式逐步被切断

  除了理财收益方面,产品结构等方面也呈现了新的特征。从产品结构来看,非保本产品自去年以来占比进一步升高,成为银行机构同业加杠杆的主要手段。《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年度报告(2016)》的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底,银行业理财中非保本产品的存续余额占比79.56%,较年初上升5.39个百分点。

  “由于保本理财产品纳入银行表内核算,其被视同存款纳入存款准备金和存款保险基金的缴纳范围,相关资产已按银监会规定计提了相应的资本和拨备。但非保本理财产品由于未纳入表内计提风险资本,其逐步发展成为银行机构同业加杠杆的主要手段。”徐承远表示。

  从发行方来看,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和农商行发行理财产品增长迅猛,意味着通过同业理财进行主动负债达到扩张规模的主体主要为中小银行机构。由于同业理财拉长了银行机构资金运作的链条,其规模占比的快速提升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业资金空转套利的情况。

  从投资者结构来看,银行同业机构迅速增加至20.61%,较2015年上升7.84个百分点。

  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同业理财的高增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业资金空转套利的情况,对金融机构不断上升的杠杆水平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也为中小银行机构的稳健经营埋下了流动性风险等隐患。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为防范风险,监管部门针对理财产品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16年年中出台的理财业务新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对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分类管理、投资限制等方面都作出了严格规定。后续在“防风险”监管背景下,银监会在新修订的1104监管报表中增加了表外理财业务的穿透监管的内容,《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亦明确提出禁止多层嵌套、资金池业务等高风险的运作模式。5月,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正式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理财产品穿透登记工作的通知》,要求理财资金对接资管计划或以委外进行投资的,必须每周分层登记底层基础资产和负债信息。对于多层嵌套情况,需按照逐层穿透原则进行登记。

  “近期密集发布的理财产品监管政策,都指向穿透监管等风险管理领域,理财产品多层嵌套、资金池等高风险的运作模式将被切断,理财产品投资将更加透明化。”徐承远表示。

  下半年收益仍大概率走高

  结合市场因素及监管政策等影响,展望下半年的银行理财市场,有专家分析认为,未来一段时间,银行表外理财和同业理财增速预计将放缓,理财收益率也将在“去杠杆”的政策驱动下大概率进一步走高。

  一方面,从理财产品结构来看,由于MPA考核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商业银行表外理财资金投向也面临较多约束,其增速预计将会放缓;另一方面,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中,由于MPA考核的影响,银行业机构投资需求将直接受到抑制,因此,同业理财规模增速将放缓。

  此外,在收益方面,收益率水平短期取决于货币市场资金成本,而中长期取决于实体经济投资收益率。今年5月份的金融数据显示,M2中金融部门存款余额同比增速快速下滑,表明监管层“去杠杆”的政策取得了阶段性效果。短期来看,市场利率中枢的上移有效地促进了金融领域“去杠杆”政策的实施,也构成了理财产品收益率上升的有力支撑。

  “不过,从中长期来看,实体企业受资金成本的负面作用将会逐步显现,实体经济投资回报率将会限制理财产品收益率的进一步上行。”徐承远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