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银行“一带一路”贷款余额超6000亿 不良率低于全行平均水平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不良率低于进出口银行平均不良率,风险得到了有效控制。”6月15日,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谢平在银监会例行发布会上指出。
截至2017年一季度末,中国进出口银行支持“一带一路”建设项目贷款余额超过6200亿元人民币,涉及1200余个项目;支持“中国制造2025”领域贷款余额超过6000亿元,涉及1100多个项目。
中国进出口银行授信管理部总经理徐建华表示,海外有的时候风险不好控制,中国进出口银行对海外资产风险控制有一套比较严密的规定,包括国别风险、政策、客户准入,也包括具体评审过程当中一些相关规定。整体来说,对境外资产还有境外贷款的控制手段还是要严于国内的。
作为政策性银行,既要大力配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助力企业“走出去”,又要控制风险。谢平表示,很多借款人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者是以国家信誉作为保障。作为政策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首先要保证中国“走出去”企业的资金安全。
据介绍,进出口银行通常通过主权贷款来降低或杜绝中国“走出去”企业的应收账款风险,从而将风险“转换”成银行的风险,而银行对贷款风险有严格的国别风险防控体系,同时也引用国际上国别风险管理的理念和模型,并有专门人员加强国别风险研究,对国别风险确定相应的限额,根据沿线国家不同的债务承受能力确定不同区域的不同风险,确定授信总量。
支持国际产能合作,助力国内过剩产能向发展中国家输出转化是中国进出口银行另一项重要战略。数据显示,该行支持国际产能合作贷款余额7000多亿元,涉及近1400个项目。
从全球看,过剩产能还能带动境外国家区域经济。谢平称,进出口银行境外贷款,能够体现出中国成熟技术转移后,国内企业“走出去”,消化成熟产能,促进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东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
以产能过剩行业中比较典型的钢铁行业为例,进出口银行严格按照国家政策要求,不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对境内新增产能钢铁项目提供授信支持。另一方面,也根据政策要求,为钢铁行业授信业务以兼并重组减产能、转产搬迁压减产能、国际产能合作转移产能,以及推进智能制造、研发高端品种和促进绿色发展等方面是大力支持,从而实现化解过剩产能、促进转型升级与优化金融服务三者的有机结合。
目前,进出口银行对产能过剩企业执行严格的名单制管理。主要有两大特点,徐建华称,一是准入标准的严格性,进出口银行现在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的指导意见》精神,以工信部制定的行业规范条件为基础,结合银行实际,制定了严格的准入标准,主要是从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技术的先进性以及节能环保状况等方面予以明确,同时优先支持行业龙头企业。
另一方面,进出口银行的名单也实行动态调整,执行有保有控的经营政策。对产能过剩行业的综合性生产企业实行动态名单制管理,也是根据国家行业政策和行业动态发展趋势的发展变化,实时调整准入名单。并对于各项指标达到银行准入标准的企业,将其纳入名单,并持续关注其经营变化。
“对于不符合国家政策要求的企业,进出口银行会将其移出准入名单,比如最近工信部公布的那些撤销的钢铁行业企业名单,我们就首先从名单里把它去除,以达到国家要求的‘去产能’要求。”徐建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