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 > 正文

支持肉牛产业稳定发展

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市场监管总局、金融监管总局日前联合印发《关于促进肉牛奶牛生产稳定发展的通知》,对稳定肉牛奶牛生产作出部署,帮助养殖场户渡过难关。肉牛产业是我国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朝阳产业,经济功能、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都非常突出。我们要从保障整个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视角出发,用战略眼光定位肉牛产业,支持肉牛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我国的肉牛产业是满足人们对优质安全肉奶需求、保障农业生产良性循环的必备产业,也是充分利用不同区域特色资源生产优质肉类的首选产业,具有多个重要特征。

其一,肉牛产业是改善居民膳食结构、保障边疆少数民族基本肉食所需的基础性产业。国内市场对牛肉需求巨大,我国人均牛肉消费量从2001年的不到4公斤增加到2023年的7.3公斤;同期牛肉产量从509万吨增加到2023年的753万吨,牛肉自给率从100%下降到73.3%。

其二,肉牛产业在推动中西部地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发挥出独特作用。在推进中西部地区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种草养牛成为重要的脱贫产业项目。内蒙古、云南、贵州和宁夏的牛肉产量分别从2001年的全国第9位、第11位、第18位和第27位提升到2022年的第1位、第7位、第14位和第19位。

其三,肉牛产业对保障农业生产良性循环非常重要。肉牛能将农作物秸秆、糟渣等消化后还田,有效实现种养结合和农牧循环。据估测,我国每年有农作物秸秆9亿吨,蔬菜及其副产物2.1亿吨,淀粉类糟渣1.35亿吨,酒糟、醋糟等糟渣0.6亿吨,只有牛羊等反刍动物消化这些副产物才能有效促进农业生产良性循环。

10多年来,我国牛肉价格稳定上涨,业界对市场预期稳定。然而,自2023年6月份以来,牛肉及活牛价格下降幅度较大。究其原因,主要与肉牛生产成本仍处高位、不断挤压养殖利润空间,牛肉进口量屡创新高,进一步拉低市场价格等因素有关。对此,未来应采取相应的策略。

一方面,及时出台普惠性的母牛发展支持政策。母牛养殖是肉牛产业的基础和根本,母牛养殖周期更长、周转更慢、占用资金更多。越是在行业低迷时期,越要将行业的根基稳住,在市场好转时才能容易恢复。支持母牛政策普惠性、长期性实施,同时将其与适度规模发展、种养结合等挂钩,采取“见犊补母”的方式最为有效。

另一方面,保障草食家畜的基本“口粮田”,推动饲草产业稳定持续发展。对于牛羊等草食家畜,优质饲草是其“主食”,要保证其日粮中一定量的优质饲草。应确定草食家畜的基本“口粮田”,将饲草纳入大粮食安全范围,及时启动适宜区域退化草原补播改良工程和高标准人工草地建设工程。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状况和农户稳定生产及获得收入的具体实际,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适度规模,对发展适度规模且实施种养结合的养殖场户,在粪污资源化利用政策、母牛扶持政策方面予以倾斜,增强各项相关政策的协调性。(本文来源:经济日报作者:王明利)